2025年8月28日 作者 admin 0

山海协作赋新能,浙财学子赴湖州探寻共富新路径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山海协作工程作为推动浙江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历经二十余载实践,持续书写着山与海“双向奔赴”的共富篇章。2003年,浙江省委全面启动“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其中,湖州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产业帮扶、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多领域协同发力,生动诠释了“资源要素整合、优势互补发展”的协作理念。

为深入挖掘山海协作工作的组织机制、创新实践与优化方向,2025年8月18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实践服务团在王超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湖州市及下辖德清县,围绕政府组织、县域协作、企业参与等维度开展调研,为提升跨区域协作精准性与可持续性积蓄智慧。​

锚定机制“航向标”,擘画协作“总图景”

实践服务团首站来到湖州市区域合作交流办公室,与相关负责人围绕“山海协作”展开深度交流,解码省内市际协同的“湖州经验”。​

湖州市区域合作办交流合作处沈端处长介绍,山海协作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篇章。自2002年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以来,丽水市与协作地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为山呼海应搭建起了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在2021年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后,湖州参与县区扩至“三县两区”。二十几年来,产业帮扶方面共计300多个项目落地,含南太湖新区与庆元县“七三分成”的1.64平方公里产业飞地;在乡村振兴方面,湖州帮助丽水引入特色产业、改造基础设施;在消费帮扶方面,湖州年销丽水农特产品超3000万;在民生领域方面,湖州积极推进教医科结对。

深耕县域“试验田”,打造协作“样板间”​

200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德清缙云两地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结对共建,共同推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落地。走进德清县经济合作中心,实践服务团深入了解县域层面山海协作工程的具体实践路径。这里以数智帮扶、消费帮扶、产业帮扶三大举措为主要协作方式,成为湖州-丽水协作向基层延伸的“活力窗口”。

在数智帮扶方面,德清搭建乡村“智慧平台”。在与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德清以“数字乡村一张图”为核心推动缙云乡村数字化转型,该系统整合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依托地理信息与物联网技术,构建全域可视化的乡村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乡村资源一图感知、产业一图管控、服务一图通办。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为农产品产销提供了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全面助力缙云乡村现代化发展。

在消费帮扶方面,德清打造产品“金色名片”。德清通过国企牵头与多渠道拓展,让缙云麻鸭、鸭蛋、缙云烧饼、茭白等特色产品走出本地市场。引入缙云烧饼专柜进驻湖州商超与机关单位,联合企业建设咸鸭蛋特色品牌,打造两地农产品冷链销售模式,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户增收,成为消费帮扶的鲜活标杆。

在产业帮扶方面,德清筑牢发展“坚实根基”。德清以园区共建与项目招引为核心,与丽水携手打造产业集群,在南太湖新区建设湖州-丽水协作产业园,吸引智能制造、生态食品类企业落户,既为湖州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丽水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两地产业链从“单点协作”向“集群共进”升级。

激活企业“动力源”,畅通协作“微循环”​

在浙江大姆山食品有限公司,实践服务团感受到企业作为山海协作主体之一的关键作用,其实践生动诠释了企业是赋能山海协作的重要力量。​

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得知,大姆山公司参与山海协作工程的初衷既源于“反哺家乡”的情怀,也得益于缙云鸭蛋“近产地保新鲜”的区位优势——距养鸭户仅三小时车程,既保障采购效率,也为产品品质筑牢根基。

同时,实践团也了解到德清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例如授予浙江大姆山食品有限公司“山海协作企业”称号强化品牌,配套消费补贴,拓宽线上平台宣传渠道。从市场认可到发展支撑,政企协同让农企突破购销瓶颈,共同推动山海协作的双向赋能。

此次调研,实践服务团既见证了省内山海协作在产业振兴、民生改善中的扎实成效,也捕捉到“政策优化”“技术赋能”“长效协作”等待解难题;不仅看到了二十余载山海协作的扎实沉淀,更触摸到了共富路上“双向奔赴”的温度。未来,学院实践服务团将继续以调研为纽带,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区域发展中锤炼专业本领,为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助力共同富裕贡献青春力量。